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(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盘)
二十四节气,是中国古代农历所记录的传统节气,每年分别在二十四个时间节点上标记。这些节气标记了季节的更替和天气的变化,有助于人们进行生产、生活和节日的安排。以下为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及其含义。
立春(2月3日或4日):标志着春季开始,气温逐渐回暖,农民可以开始春耕。
雨水(2月18日或19日):表示降水量与前段时间比较增多,预示着冬季的结束。
惊蛰(3月5日或6日):预示着动物的复苏,是一种充满生机的节气。
春分(3月20日或21日):标志着昼夜平分,白天与黑夜的长度相等。
清明(4月4日或5日):纪念祖先,炫耀生命的力量,也是春季繁殖的关键时期。
谷雨(4月19日或20日):标志着大雨时期的结束,意味着种植作物的最佳时期的到来。
立夏(5月5日或6日):标志着夏季正式来临,气温逐渐升高。
小满(5月20日或21日):表示小麦已经成熟,春种的一些作物也已经基本生长。
芒种(6月5日或6日):是农民们忙于抢种、严防旱灾的关键期。
夏至(6月21日或22日):标志着夏季的开始,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、黑夜最短的一天。
小暑(7月6日或7日):表示天气已经炎热,人们开始采摘草药并制作成药。
大暑(7月22日或23日):是夏季最炎热的时期,人们开始寻求荫凉的地方。
立秋(8月7日或8日):标志着夏季的结束,开始进入秋季。
处暑(8月22日或23日):表示热的天气即将结束,进入凉爽的季节。
白露(9月7日或8日):标志着天气已经凉爽,露水开始增多。
秋分(9月22日或23日):表示昼夜平分,也是进入秋季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寒露(10月8日或9日):表示天气已经变冷,露水也开始冰冷。
霜降(10月23日或24日):天气已经转冷,很多地区都开始出现霜或露水。
立冬(11月7日或8日):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,天气已经逐渐寒冷。
小雪(11月22日或23日):标志着雪的初露,形成的积雪可以将庄稼保护起来。
大雪(12月7日或8日):表示雪的加强,气温更加寒冷。
冬至(12月21日或22日):标志着冬季的开始,也是一年中黑夜最长、白天最短的一天。
小寒(1月5日或6日):表示天气已经开始转暖,但仍然是寒冷的天气。
大寒(1月20日或21日):表示冬季最寒冷的时期,人们开始品尝酒还有年货。
二十四节气标志着自然界的变化,也是我们生活和节日安排的重要指导。通过细心观察二十四节气的变化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,感知大自然的魅力,达到和谐生活的目的。